文藝沙龍
客家服飾、織染與符碼轉譯
本場沙龍邀請文創產業專家、媒體工作者、文物收藏家與編織工藝師,針對傳統與創新、客家符碼的議題,展開深入的對話,探討現況困境,與對未來產業的展望。期望透過本沙龍,實質產出一個論點或達到一個亮點,使「客家美學」多元聚焦,朝「當代」方向與時俱進。
- 時間:
- 2022-02-19 14:00
- 地點:
- 紀州庵文學森林古蹟大廣間



召集人
對話者
花布、藍染、大襟衫,常見於漢人服飾,也是大眾印象中熟悉的客家傳統服飾元素。其實客家服飾與繡品中,還有許多豐富的樣式與細節:織帶上的織紋與色彩;繡花鞋上的刺繡與圖樣;肚兜、領口袖口、手巾上的圖騰,每個繁複美麗的花紋,都有著不同的意義與故事。
除了有典藏家保存先人珍貴的文物與技藝,亦有職人致力於傳統服飾工藝的重現、推廣與創新,舉凡成立染布坊,舉辦織染計畫,倡議植物染與染織文化的魅力;更有藝術家透過現代設計,萃取並轉譯傳統服飾的符碼,融合當代藝術色彩,運用嶄新拼貼手法,從傳統文化底蘊中翻轉出新時尚。
而手工藝創作或服飾設計如何保存傳統元素,顧及與客家文化的連結性,同時兼顧創新開發及市場考量?又該如何定義什麼是臺灣的客家符碼?本場沙龍邀請文創產業專家、媒體工作者、文物收藏家與編織工藝師,針對傳統與創新、客家符碼的議題,展開深入的對話,探討現況困境,與對未來產業的展望。期望透過本沙龍,實質產出一個論點或達到一個亮點,使「客家美學」多元聚焦,朝「當代」方向與時俱進。
郭南駿提供
客家電視台專訪
徐彩雲提供
鍾仁嫻提供
陳達明提供